第333章 国潮崛起?千亿资金扶持计划!

作者:笙箫剑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“在这么一个大变局的过程当中,会不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自身还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呢,因着土地价格、劳动力、原材料、环保等多重因素,中低端制造业就先一步先安南、天竺等地转移了呢?”张硕目光灼灼。

“你这个题,开的有点大啊。’

虽然张硕说的有些南辕北辙,唐毅却表现出很大的耐心。

“但您不能否认,会存在这么一种可能。”张硕说,

“是有这种可能,就像你一直喜欢念叨的,资本都是逐利的,我们不能指望资本,尤其是国际资本、私人资本,拥有什么大局观。

对于这个问题,唐毅当然也不是一点思考都没有。

“针对这个可能潜在的危机,官方的应对之策,就是未来在合适的时候启动内循环建设,努力发掘华夏自身的消费潜力,不仅要卖出去,也要买进来。”

“!!!!’

这下轮到张硕惊了,没想到内循环的概念,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在内部酝酿了,论高瞻远瞩、运筹帷幄、未雨绸缪,华夏属实是全球独一档。

绝了!

“拼夕夕的定位,跟二叔您说的这个,其实就是不谋而合。’

张硕也是机灵,顺着二叔的话题就往下延伸。

“内循环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摆脱世界工厂一的桎梏,不再单纯的搞代工,,而是要培育出-大批国潮品牌,去跟那些洋品牌展开正面竞争。凭什么质量差不多的产品,就因为品牌不同,就卖出两样的价格呢?‘

没道理继续让洋品牌这么轻松地薅羊毛。

至少张硕知道的,在服装领域,很多所谓的大品牌,从原材料到生产制造,全都是国内工厂代工,然后贴个标牌,就变得高级了。

这算怎么回事?

最可恶的是,这些个洋品牌从华夏赚走大部分的利润之后,人家还不领情,还对着华夏横挑鼻子竖挑眼的,极尽傲慢之能事。

似乎吃定了华夏客户一样。

凭什么啊?

之前就是因为西方刻意营造出来的“发达、高端、时尚”等印象,继而形成了无形的品牌价值,将其灌注到具体的商品上,从而让商品溢价。

最典型的就是高卢的奢侈品了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