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mango系统才会以安全为最大前提,宁可暂时放弃一些功能。
但也不能一直止步不前。
自动驾驶不说一定是未来的趋势,但至少代表了某种方向。
而且,作为互联网产业大国,华夏在互联网领域除了一些底层研发,在应用层面,无论是技术创新,还是人才储备,其实都是全球一流的。
这也可以算是芒果汽车的本土优势。
除了软件平台的研发,其他诸如像摄像头、激光雷达等硬件传感装置的研发,也要一并跟上,不能被卡脖子。
印象中,华夏能独立做好激光雷达的,也就华威等少数几家。
像特湿拉。
却是在死磕多组摄像头+人工智能的组合。
就很头铁!
再比如跟操作系统配套的车载芯片,严格来讲,赤兔z1芯片的设计其实是有些仓促的,在性能指标上,最多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。
主要还是时间太紧了。
在推出赤兔z1芯片之后,烛龙科技已经是同步启动了赤兔z2芯片的设计工作,势必要在一年之内,拿出更为优秀的作品。
跟手机芯片不同,车载芯片14-40纳米之间都能用。
赤兔z1、z2芯片都将会是40纳米芯片,等到薇晶半导体庐州工厂建成投产之后,就可以转交给薇晶半导体代工。
从而实现车载芯片百分百的自给自足。
“最最关键的,还是要增加电池的续航里程,芒果m2的最大续航里程,要从m1的250公里,至少提升到325公里。”
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,在22年都没能真正解决。
像比亚蒂之类的车企,为了增加续航,主打混合动力,也就是烧油发动机+纯电机双驱动,系统会根据不同的路况和行驶速度,自动切换是发动机驱动、电驱动、还是发动机供电。
还有一类像华威,采取的则是增程模式。
所谓增程,就是增加里程,在车上装载一台发动机——但发动机不参与驱动,只用来发电,车辆的动力完全由电池和电机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