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,网约车司机跟滴答、快滴这些个平台,签署的是“服务承揽合同”,更像是个体经营户跟平台的合作关系。
负责?
那自然是不可能负责的,网约车司机又不是平台员工。
凭什么负责?!
不仅不负责,趁着这次舆情危机,滴答、快滴两家网约车公司,还非常有默契地,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补贴力度。
首先是乘客端的补贴,几乎归零,只剩下新人优惠券。
其次是司机端。
补贴虽然还在,但力度已经大减,每单补贴下降到五块以下。
由此也就意味着,这一场主要围绕滴答、快滴两家公司的打车烧钱大战,前后历时三个多月,终于是走到了尾声。
以一种特殊的方式,握手言和。
毫无疑问,滴答、快滴的突然偃旗息鼓,背后是腾达、阿狸两大巨头在暗中推动,据说是二爷主动跟大爷打了电话,要求和谈。
大爷得了台阶,也就顺势应下。
短短三个多月,滴答、快滴累计烧掉大几十亿,搁谁,谁不心疼?
还凭白便宜了青橙打车。
最主要的是,正如张硕之前分析的那样,腾达、阿狸围绕打车进行的补贴大战,本质上,是在争夺线下的支付入口。
只是因为有薇信支付示范在前,这种争夺,本身就带着一丝无奈。
没必要死磕到底。
加上之前因着阿诺集团的组建,阿狸、腾达之间已经不再那么的势同水火,彼此之间有了共同利益,沟通起来,自然也更加便利一些。
整好借坡下驴。
补贴大战结束之后,接下来一段时间,滴答、快滴两家共同要做的,一是想办法巩固目前的市场占有率,二是完成内部的整合。
之前扩张的太快,内部管理已经快要跟不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