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何况照相机,连同那个三脚架,扛起来就更是沉重了。
演戏就要演全套、帮人就要帮到底。
这位张维不愧是大地方来的、高级知识分子,这些东西,他玩起来贼熟溜。
这一次,
小老君4生产队来这里交公粮,现场有几十名学生组成的慰问队,在那里敲锣打鼓。
还有红星乡唯一的新闻工作者张维同志,在那里“噼里啪啦”地闪着镁光灯拍照。
也不知道他到底拍了照、还是没拍照。
但就这架势搞下来,惊的粮站里面的大领导匆匆忙忙洗了把脸、梳了个头,再把身上的白衬衣,给好好整理整理之后。
便赶紧往院子里、收公粮的现场跑!
一边跑,粮站站长一边暗骂:龟儿子滴,学校要来慰问、广播站来采访,也不提前格老子的打个招呼!
“小王,你赶紧去灶房,通知赵老头赶紧做一顿招待餐,我要请那些来交公粮、支援建设的社员们吃个便饭。”
粮站站长嘴上说的是请社员们吃饭,其实他当然不会请全体社员了。
生产队八大员之中,能够领队来交公粮的,无非就是队长、会计,顶大还有民兵队长、妇女主任几位。
饲养员要忙着喂猪。
记分员要盯着记工分。
保管员要守着仓库里的东西。
卫生员...算了,她恐怕连药瓶上面的字,都不一定认得全。
除了给生产队里的孩子发“宝塔糖”的时候,平时卫生员基本上没啥用。
每天来粮站交公粮的生产队,一般来说都是6个生产队左右。
就算他们每个生产队,都来4位大员,拢共也就20多人。
再加上带队来慰问的领队老师、来采访的广播员加上他的助理,也不会超过30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