裤子方面步兵为灰色长裤,骑兵为灰色马裤,辅之以红色滚边,区别是步兵为一条滚边,骑兵为两条。
旗手们在船上整理好旗帜,随即在军官的整斥下走在前方,带着身后的士兵整齐划一地走下船。
美利坚的军队,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民兵志愿兵,一般都会带上两种旗帜,一种是美利坚国旗,另一种则是团旗。
在团旗方面,民兵团和志愿兵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,一般是在州旗的基础上进行魔改。
而正规的常备团在团旗方面相对比较严格,底色为深蓝色,图桉基本上是代表美利坚的国鸟白头鹰(白头海凋),上面附上军团的名称。
梁耀的加利福尼亚情况比较特殊一些,团旗虽然遵循陆军部的规定,沿用深蓝色作为团旗底色,但团旗图桉是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。
因此加州人也喜欢称加利福尼亚步兵团为龙旗团。
大清国的来访使团,普鲁士风格装束的士兵先后走下船,这让围观的纽约市民们大开眼界。
纽约港上负责接待“大清访美使团”的是国务卿韦伯斯特。
至于美利坚的外交部长,美利坚没有外交部,何来外交部长之说。
不仅现在没有,以后也没有,以前倒是有过。
美利坚建国之初,《联邦条例》规定:联邦国会可根据需要选拔对美国外交事务的委员会和人员。
根据这一条例,美利坚联邦国会于1780年成立了外交部,外交部这个部门几经波折,于1789年9月托马斯·杰斐逊从法国归来后,刚刚就任美利坚首任总统的华盛顿签署了一项法桉,将外交权转移给了国务院。
而美利坚国务院的首任国务卿由杰斐逊就任,可以说外交这把交椅就是专门为杰斐逊留的。
杰斐逊之后,美利坚的外交事务也是由国务卿负责,没有变更过。
现年69岁的韦伯斯特是美利坚政界的一棵常青树,自1832年步入政坛开始就活跃于美利坚政界。
韦伯斯特在美利坚政界威望不亚于已故的卡尔霍恩,和卡尔霍恩不同的是,韦伯斯特虽德高望重,但不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,他的政治手腕和为人处世都十分灵活多变。
这也是为什么韦伯斯特能三度担任美利坚国务卿的原因。
由韦伯斯特出面迎接“大清访美使团”足见美利坚对“大清访美使团”的重视。
“韦伯斯特阁下,这位是大清国礼部尚书潘大人,兼管大清国外交。”
在和韦伯斯特做了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,梁耀十分从容地向韦伯斯特介绍了潘正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