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顿了顿站起身,似乎是在思考如何说将要说的话。我看着她在屋子里来回的踱步,那烛光下反出的影子在之后的时光里,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。
很久之后,我终于明白那影子对于我的意义,是它,改变了我的姓名,我的身份,还有,我的生活和我的爱。可等我想问问她,为什么做出如此的决定时,已经来不及。
此时太后站定在窗前,幽幽地说道:“这雨来得突然,谁会想到之前竟是风和日丽的景象。”
我淡然一笑:“这雨下得也好,正好洗刷了连日来的秋风萧瑟,漫天落叶。”
太后的身子在那窗前站定了半晌,终于回过身来,手里拿着一样东西,烛光下那件东西有我所熟悉的润泽的光。
我看着太后,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将那物件递到我的面前:“你可认得这东西?”
我迟疑地接过,那是一根簪子,有精致的木兰样子在簪首,木兰的边缘是用银丝镶嵌,一瓣微弯。我抑制着心里的情感反复地看着,极力忍住不惊呼出声。
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再见到它,虽然之前我见到了与它几乎完全相同的那两根,可是……我反复摩挲着那簪底细小的“兰”字,抬头看向太后,心中满是疑惑。
是的,现在我手中的,就是母亲给我的那只碧玉木兰簪。
太后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坐下,烛光晃动之中,她的脸隐在了那阴影之后,看不清楚。
我只听到她的声音,低沉晦涩:“这簪子,你可认得?”
“母后,这是儿臣母亲在儿臣进宫时交与儿臣的,是她当年的陪嫁。先前不小心弄丢了,不想今日得以重见,心中实在开怀。”
“可是柳妃也说是她的,你如何看呢?”
我一怔,旋即笑起来,笑得很无奈。“那只柳妃说是她的簪子,并不是这一根。”
我再次低头看着那个“兰”字,解释道:“她的那只,是皇上捡到的,儿臣不知怎么与这根一模一样,不过却没有这个‘兰’字的。”
太后点了点头,从袖管中又取出了一根:“那你看看,柳妃的那根,可是这个?”
我愣了愣才迟疑地接过,将两根放在一起比对,几乎是难以察觉的一样,不过仔细看去,那玉纹理还是有不同的。我点了点头,心里疑惑起来,本以为太后是因沈羲遥的伤来兴师问罪,却不想,是这样的状况。
她到底要做什么,我迷惑起
来。
太后笑了笑,那笑就像母亲,很慈爱。可是转眼间,她又从袖中拿出一根折成了两段的簪子,我定睛看去,是先前沈羲遥折断的那根。
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怎么这三只,都在太后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