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刘军再次进攻,发现曹兵抵抗力量减弱了不少。
贾诩观察战场形势,对刘备道:“曹操想是下半夜悄然撤兵了。”
斥候回报,曹操昨夜大张旗鼓地挖掘壕沟,修筑城墙,在黎明时分悄悄从大阳城北门撤退至下阳城。
典韦、刘猛一鼓作气攻入大阳城,将留守断后的曹兵顽抗分子全部斩杀,看到城中景象,不由大为愤怒,急派人禀告刘备。
刘备入城后,发现大阳城中仍有数千百姓,家中余粮被曹军劫掠一空,都眼巴巴地望着刘军。更有一些老者跪倒在街道两侧,请求刘军接济粮食。
刘备走到一名老者面前,将他搀起,询问发生何事。
老者哭诉道:“贼寇曹操,抢我粮食,掠我丁壮,只留下满城老弱妇孺。
君可是青州刘玄德?君仁义之名,我等皆知。为何不早来?”
刘备叹道:“我固知曹操狠辣,不意其竟能做此行径!”
曹操可以做出“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”这等悲天悯人之诗句,但又亲自下达屠城命令,“所过多所残戮”,“鸡犬亦尽,墟邑无复行人”。可谓矛盾之致了。
刘备在大阳城中赈济百姓,修筑城墙,休整一日,继续北向下阳城进发。
大阳北之山又称为吴山,都属于中条山脉。
吴山中间劈为幽谷,“有东西绝涧,左右幽空穷深”,道路狭窄难行,称为“颠軨坂”。
軨(ling)是车箱前面和左右两面的木栏。宋玉《九辩》:“倚结軨兮长太息,涕潺湲兮下沾轼”。颠軨,意思是马车通过极难,将有颠倒倾毁之危。
颠軨坂南有下阳城,北有虞城,控扼绝径两端,易守难攻。
刘备问贾诩、荀攸:“曹孟德步步阻击,节节抵抗,欲何为也?”
贾诩道:“或为久持以疲我军,以待时变。”
刘备见荀攸不语,遂问道:“公达怎么看?”
荀攸对曹操不择手段的举止也有些失望。
历史上荀攸投曹操,曹操一骑绝尘,没有对比,所以荀攸也只得容忍曹操一些缺点。现在曹操则有刘备对比。
刘备在个人品德方面可是超出曹操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