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道:“讲来。”
蔡遵深深行礼,起身肃然道:“下吏闻有人建议刘公夺大姓望族之田,收归官府,赐予军士。
此必有损国事,败坏大局。
下吏深为刘公忧之。
望族者,君子之所出也,大姓者,英才之所据也。
处此乱世,亦翘首以盼明主。
刘公若行仁政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延用君子,招揽贤士,则粮秣可足,甲兵可得,英豪尽归,天下可定。
若行苛政,加税重赋,与民争利,则士民则怨,谁当与刘公勠力乎?
献度田加租之议者,苟非有奸,必是颛顼庸惰,下吏请刘公速查办之。
并请明令州郡,辙行仁政。
下吏中心如捣,不敢不陈。
若有妄议之事,请刘公责罚。”
跪倒在地,叩首不起。
刘备忙将蔡遵扶起,道:“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,何罪之有?快请起。君之所言,我已明了,当深思之。”
张昭示意蔡遵退下。蔡遵见刘备也无多说之意,便请告退。刘备准许。蔡遵恭恭敬敬拜别而出。
张昭对刘备道:“蔡公乃有道君子,廉洁贞素,恪守清贫,其家人不着锦罗,只穿粗麻。食则粗粮腌菜,少有荤腥。
为主簿二十多年,对县中郡中之事无不谙熟。处事老练,实为干才。
其言虽有夸大之处,然度田加租,乃国之大事,不可不慎。”
刘备若有所思,在文吏中间果然遇到障碍。这也是刘备先军后政、先易后难的原因。
军队是刘备一手创建,虽有吕虔、李通、许褚等部曲,但大多来自饥民、黄巾降卒或征募良家子,对刘备敬若天人。
刘备在军中的时间比在府中要多的多。全军十几万人,曲一级以上将领数百人,刘备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,述其履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