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院和工程院过去院士几乎是终身制,后面国家也发现这样挤占太多的资源,设立了一些规则。诸如院士有进也要有出,老人必须给小辈让路。
偌大的国家,想要上上下下都一片清明自然是不可能。
有人选择离开;
也有人选择留下来。
去改变、去推翻、去变革。
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原因。
许晨阳离开北大重返美国,身为同班同学的刘若川选择留在北大数院。
前者选择暂时离开,积攒力量等待时机再卷土回来;后者是选择隐忍,被动地融进这个圈子里,等待自己成为这个圈子领导者后再开始改变风气。
方式虽然不同,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这个国家。
“那光华就能做到?”肖梁脸色闷声问道。
“有时候另起炉灶成功率更高。”刘若川淡淡地说道。
为什么光华有成功的可能性?
因为光华是私立大学,可以从头到尾的推翻再起一个炉灶,不像公立大学改革的阻力太大了,而且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,根本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。
“老许是北大数院的,应该回到这里才对。”肖梁不甘心地说道。
“老许不光是我们北大的,更是国家的!”
刘若川摇摇头,非常清醒地说道,“有竞争才能更好的促进发展。”
北大数院在国内统治地位反倒不是一个好处,容易滋生懈怠,有一个强有力地竞争对手,有时候更是一种鞭笞。
肖梁被刘若川的话给呛到了,一脸无奈,“我说不过你。”
“不,是因为真理在我这里。”刘若川轻笑道。
“老刘,以后光华要是挖你过去,你不会也过去吧?”肖梁一脸古怪地望着刘若川。
也不怪他会这么想,谁让刘若川说了光华这么多好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