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纸上面挨排写满了人名,足足写了三四张纸,这才算完。
陆野全程看着,这些大棚到底都承包给谁,其实他一点都不关心,反正只要是都承包出去就好。
大棚种植和普通的露天种植是不一样的,东北四季分明,农作物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熟。
而扣上大棚以后,只要保持好棚内的温度和土地的温度,像是蔬菜一类的农作物,想要做到一年四熟,问题不大。
当然,若是想要更加合理的种植不同的农作物,这就需要精确的计算各种农作物的成熟周期,例如:第一茬先种西红柿,收果之后便可以种上油菜、小白菜一类的野菜,第三茬在该种黄瓜之类的,最后一茬在种一些韭菜之类的,如此便可以完成一年四收。
而且还可以在冬季和初春之时,售卖反季节的新鲜蔬菜,收益更高。
尽管前期之时,华夏绿农公司要自己垫付种子、化肥的钱,但是这些也全部都是包含在总得成本之内的,再除去20%利润的土地租金,不管怎么样,陆野这边基本上都能稳定的有40%的利润在。
唯一需要担心的,就是不能有空棚出现,空了就意味着没收入,那就要白白的支付土地资金了。
但是陆野对此也并不但心,扣大棚种植反季节果蔬,现在还没有什么人做,就算是有零星的几个私人大棚,那也无法对他的华夏绿农,形成任何的威胁。
毕竟二者的体量,相差实在是太过巨大。
那边,刘爷连着数了三次,用手指头一个人名、一个人名的数够了200个人。
本着从前往后的顺序,这前面的200户人家,就是这200个大棚的承包者了。
用红笔做了一个分界线,刘爷将那名单,送到了讲台席上。
“到红线的位置,上面正好是两百个人。”刘爷将名单放在了陆野面前。
“谢谢刘村长了,名单我就不看了,咱们就按照这个上面的人名落实,明天我会派人过来,正式和所有的承包者,签订承包协议,华夏绿农公司也要跟村委会签订土地租赁协议,尽快的把这件事情落实好。”
“后面的耽误之急,便是种子和菜苗,还有化肥,农药这些东西,公司这边也要开始运作起来了。”
陆野并没有去查看那名单,又把这几张纸推给了刘爷。
名单上有谁没谁的,他并不关心,陆野只是想要尽快的敲定了跟所有人的合同,将这件事情彻底的落实好。
争取尽快的运作起来,这样王兴文才能在省里面露脸,自己也能尽快的赚钱收回成本。
“再有一个月就要开化了,这个时候要买苗子,可不太容易,周围十里八村的,也没有几个苗圃,仅有的那么两家苗圃,也都不大,咱们这边这么多大棚,苗子肯定是不够的。”
刘爷种地的经验十分丰富,对日子拿捏的很准,此时已经是2月底了,再有个把月就要开化翻地了,这个时候想要买苗子,量有这么大,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