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给他申请的高中是名叫富兰克林高中,就在西雅图,离着彼得和孟菲斯的家并不远,按照他的学业进度对应的是十年级,由于来这里上学需要有寄宿家庭,而彼得直接将寄宿家庭填写上了他们的名字。
这一份情谊,孙天策无以为报,或许只有帮他们获得更高的利润来报答。
才开始上学的时候相当的不适应,这里带着地方方言的英文,故意恶作剧的同学,还有总是觉着他跟不上课程的老师……
好在一个学期末的时候,他用远远比达标分数高出很多的精准率证明了他的实力,老实说,这里除了因为学分制学的东西有点杂以外,专业课根本比不上中国的内容深,比如数学,比如化学物理。
而且远远比中国高中带给他更大的好处就是课余时间充沛,他不需要为不停的考试然后统计综合分数,这里每个学期选课的内容都不一样,只要达到分数就能算是完成学业,而且从来都不重复,也不存在补课什么的。
至于大学,甚至可以不用高中毕业才考,类似sat的考试(大学录取标准考试之一),每年可以考很多次,直到考上为止,不过一般都是十二年级,也就是高三申请的。
孙天策在美国的第一年连年都没有回来过,一直等十一年级课程完毕他才回来,因为十二年级,他就准备同时报考sat和act,然后用最好的分数申请想要上的大学。
而且,这一次回来,还有一件事,那就是过几天就是他18岁的生日了,某人当年说的话,自己不自觉,他觉着总要提醒提醒他。
本来,他真想等有点名堂的时候再来找他,可是又怕他半路被劫了,而且等的实在是痛苦,不如先占了,这样就更有动力了。
人人都有成人礼,他也得有不是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