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广陵郡作为徐州最南边的郡国,其版图之大,足以冠绝徐州诸郡,但却始终逃不过地广人稀的宿命。
又因其比邻东海,南接吴会,西连下邳,中间又有长江天堑作为阻碍,故此从未被当成兵家必争之地。
简单来说,广陵郡的位置使得它并不会成为一座战略枢纽要地,只能偏安一隅而已。
张超身为广陵郡太守,自然也参加了此次的曹袁联盟。但因路远途遥,因此并未到兖州会盟,而是留守广陵,等待战争发展到合适时机,趁势起兵北上,攻入徐州腹地。
这个想法自然是极好的,可惜林朝早就做了一手准备,派太史慈和徐盛率军南下广陵,目的就是防止张超背刺。
但智者千虑,仍必有一失!
更何况林朝还不算什么智者。
他在广陵留有后手的同时,却不知早有人也盯上了这块地方,并想着借机搞点事情,图谋不轨。
而这个人,就是大难不死的戏志才。
今次曹袁联盟向徐州开战,其本质戏志才早已看得清楚。这些所谓的诸侯,皆是一群乌合之众,摇旗呐喊或许可行,但真要他们冲上去跟徐州死磕,那是不现实的。
在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情况下,戏志才对泰山郡这个正面战场,已经不报太大的希望了。
纵然袁绍肯带头出兵,用自己麾下的士卒给大军开路,这一战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大获全胜。
再看泰山郡的地形,一路皆崇山峻岭,极难用兵。纵然联军有近二十万,只要徐州派出三五万精锐据城而守,在此处耗上个一年半载也绝对不成问题。
更何况眼下徐州排得上号的文臣武将,几乎都没怎么露面。
那可恶的林子初,更是不知在暗处谋划着何等阴毒的计策。
在戏志才看来,如今强攻泰山,无异于坐以待毙。
想要破局,便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。
林朝的谋划他虽然猜不透,但总归是自己也有谋划。那就各玩各的,最后时刻总能见分晓。
戏志才的谋划很简单,自己领一两千骑兵,星夜赶赴广陵郡,与郡守张超会师。然后在泰山正面战场打得火热的时候,出其不意袭击东海郡,如此可一战而定!
至于林朝会不会在广陵郡留后手,这一点戏志才也认真思考过,最终得出的答案是会,但不会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