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(大明)可不就立马松一口气,有了喘息之机了么。
而要是李自成在山海关真吃了败仗,那大明就更美了。
短期内只管高枕无忧,坐山观虎斗,日后保不准还能有个渔翁之利呢。
一时间里,这江淮也好,金陵也好,官场上的人好,民间的士绅大户也好,竟然有不少个人都放宽了心,觉得大明又行了。
崇祯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海州,你说那些个官们,谁敢不恭敬呢?
秦朗跟秦德秦安一沟通,人都要笑了。
荒唐不荒唐?
知道是崇祯皇帝丢了燕京城,跑南边来避难来了;不知道的还以为崇祯帝下江南是游玩的呢。
就连崇祯帝搞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也懵了半响。
方岳贡、范景文等人更是无话可说。
天知道这些日子他们这些人是怎样的提心吊胆,纵然一路上都风平浪静,顺顺利利的,可这辈子想要叫崇祯皇帝他们第二次坐船出海,至少是崇祯本身,那是打死他都不可能的了。
漂浮在万里波涛之上,脚不沾地的感觉不美妙了,不敢再想。
而且同时间担忧国事,大明朝这副烂摊子叫不少人都愁的是日以继夜的难以安眠。
两相相加,一加一效果远远大于二。
怎么他们一路上费心费力、诚惶诚恐的,到了海州就全大变样啦?
大明朝是正值存亡之秋啊,可不是天下太平无事。
臣子们的毕恭毕敬叫崇祯帝很享受,但他们的这幅态度和想法,崇祯帝一百个不认同。
因为打铁需要自身硬。
这是多日来秦朗不停的向他灌输的一个理念,把一切都立足于‘打’上。
只有真正实力过硬了,那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外敌。
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还是关外鞑子的鞑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