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地方还散落着一袋袋土石,显然雷兴正下令堵塞各城门呢。
但雷兴自己却毫不犹豫的跑了,不跑不行啊。他可不想做鞑清入关后第一个死掉的封疆大吏。
至于后果,先活下小命再说,大不了戴罪立功么。
作为老奴时期就进了直文馆的人,雷兴有绝对的把握能保住自己的小命,他可是鞑清自己人,对鞑子忠心耿耿,在鞑清入关正要入主中原的时候,如他这类人,那一个个都是珍品。
向京城逃去的雷兴路上直接撞到了何洛会带领的前头部队。
满清现在在京城还屯驻不少兵马,并没有把全部的家底都放在与李自成的厮杀上。驱使降兵,正确的驭使降兵才是历史上鞑清迅速夺取中原的关键。
何洛会是最先调集来的人马,稍后还有谭泰,然后要还不行,那就还有多铎。
反正这一时期鞑清还真有不少得力人物。
何洛会一点也不怠慢雷兴,虽然后者只是汉八旗的人,还是镶黄旗(不得势啊)的人,但何洛会半点鄙夷轻视都没有。
因为他很清楚,鞑清入关后想要安定人心,可以少了他何洛会,却缺不了雷兴等人。
作为一个嗅觉灵敏之辈,何洛会才不会凭白的去得罪人呢。
他能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,凭着镶白旗出身混得如鱼得水,然后在皇太极时候又从亲近豪格的保皇党铁杆迅速投效了多尔衮,你能说他不聪明吗?(多尔衮是镶白旗主)
但是再聪明的人,面对这津门此时此刻的样子,何洛会也觉得辣手的紧。
之前已经说了,津门这地方三面环水,北边西边都是运河,东边又接着宽阔的海河,南面则是大片的芦苇荡和水坑水洼。
只要秦朗军有着水路优势,然后又别被清兵勾搭的不顾尾巴,让清兵逮着机会锁死了大沽口,秦朗军真的是进退自如的。
何洛会现在对着津门就只感到麻爪。
也幸亏雷兴给他说了,来犯敌军数量并不很多,不然啊,他真就要立马向京城求援了。
津门卫城里的百姓们都被驱使起来了。
秦朗军这会可就没有之前好说话了,直接刀枪逼着干活,很快的就在靠着运河两岸各立下了一座小寨。
在运河外侧的营寨背靠运河,规模并不大,但绝不是轻而易举能拿下的。因为一水之隔的运河内侧就还有一座营垒,然后再往里就是津门城。
那城头上架着的火炮可以直接覆盖到营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