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国运昌隆

作者:汉风雄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“云海伯真朕之岳……戚少保。”崇祯帝嘴里打了个结,但王承恩和骆养性显然是没听到的。“此战虽非云海伯亲自领兵,然运筹帷幄之功更胜阵前克敌之力。传旨,晋云海伯为云海侯。”

很显然这是要大书特书的一场大胜,就连骆养志都得了个百户世职,骆养性也得了表扬,虽然只是口头表扬,但这也叫骆养性喜笑颜开的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皇帝对他们骆家的看法正在改善。

此前京中剧变,锦衣卫实在是半点作用也没有发挥来,纵然锦衣卫的实力在崇祯末年已经有名存实亡之像,可皇帝不喜欢就是不喜欢。

而现在他总算又撬开一条缝了。

金陵城是什么情况?那是万众瞩目之地,是无数士子学子汇集之地,并且从崇祯帝发出诏书,把北地南归之臣不归为贰臣叛臣之列,那更是有大批的北地旧臣纷纷归来。

就比如前文提及的苏京。

他被陈永福的儿子陈德绑到了李闯大营,李自成因为苏京为官清廉颇有民望,便没有杀他。更在二月里攻伐京城顺遂而放松了对苏京监视,使得苏京得以在军中逃脱。

辗转月余,三月里才回到了安东老家。

安东就是此前刘源做官的地方。

崇祯帝抵达江淮之后,一边发布诏书安(拉)人(笼)心,一边就把苏京挂起来做了个招牌,任淮扬兵备。

这就叫很多弃官而逃的北地官员纷纷跑来金陵,寻求个再入官场的机会。

现在皇帝那儿猛地爆了个大雷,还是跟秦朗这个风云人物密切相关,那可不就立马满城风雨。

随后又爆出的徐定国暗通鞑虏,高杰为国除贼,但战后军纪不整,多有祸民之举,故而非但无功反而有过,去掉了兴平伯爵位等,就不那么吸引人眼球了。

这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大江南北上下。

已经准备着南下金陵娶媳妇的秦朗听了这么说不提,武昌城内的左良玉先就大大皱起了眉头。

接着高杰与徐定国火并一事,他还本想看一看朝廷的底线。

近来随着皇帝在金陵坐定,随着南都京营不断的招兵买马,袁继咸和何腾蛟的态度一点点的有了变化,这叫左良玉很是不快。

他想要把朝廷越来越强的声势给打掉,否则,早晚有一天皇帝会把矛头对准他的。

这次高杰与徐定国的火并就是一良机,他都已经跟东林党联系好了,后者正好趁机攻讦马士英祸国乱政,一切都蓄势待发。

谁知道朝廷却来了这一手含糊过关了。

本来么,崇祯帝再怎么为高杰描补,后者的行径在明眼人心中也是历历在目,这依旧是大大创伤了皇帝和朝廷的威严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