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钱人家也纷纷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。
大家都知道粮食在战乱中的重要性,虽然现在正是夏粮入市的时间,可九江的粮价硬是逆势高飞了起来。
大家越囤积,粮食就越恐慌,粮价也就越上涨。
粮商们因为粮食的未来光明,也不愿把全部粮食卖完。
——现在李自成来了,清军也到了九江门口,都可以预见的,接下时间里战火纷纷,九江不会消停了,这个时候每一粒儿粮食都是无比珍贵的。
当然你也可以离开九江。
但是你离开了九江就能获得安全吗?
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的平民百姓,他们连离开的资本都没有。没有被鞑子凶残的嘴脸可吓到前,是没有太多的人愿意背井离乡的。
清军在荆北和长江以南区域,阵仗打的顺利无比,可用不到屠城泄愤。
反倒是左良玉军,他们自身都军纪败坏,在城内还有点模样,到了城外就往往肆无忌惮起来,让很多城外的士绅百姓都纷纷往城内逃奔呢,平头百姓和一般的士绅富户就更不敢往外跑了。
商人们眼睛明亮,意识到粮价的光明未来还在后头呢,所以谁也不愿意大把的往外卖粮食,都借口没有粮食,关起大门来,哄抬市价。
袁继咸见势头不对,当即三令五申,严禁粮食涨价,反而促使一家家粮店闭门停售。
最后就只能严禁粮商闭门停售,价格却可以不限。这样一来,粮价就更像洪水泛滥,不停地往上涨了。
到现在,九江城中已经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才能买到粮食,穷家小户望天无路,哭地无门,天天都有饿殍横死。
偏偏就九江城内的驻军数量看,饥民连暴动的能力都没有。
袁继咸已经数次求见左良玉,结果左良玉全都不见。
“老爷是说左侯已经……”
“他本来就有病在身,此前我与他相见,那就病的不轻……”
袁继咸想到锦衣卫送到的消息,再想到左梦庚那岳丈王世忠近期的行为,几次失踪不见踪影,还频频与军中诸将联络,他心中不好的预感就一天比一天重。
可惜,他见不到左良玉啊。
如果是能见到本人,好歹还有挽回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