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这支叛军便就有了。
屯兵沔阳的吴三桂万分重视秦朗军与李闯的一举一动。
随着多铎敲定计划,吴三桂的压力大减,他也不想跟李自成死拼硬打的,乐得见李自成跟明军打死打生。现在保全自身的实力才是吴三桂最想要的。
自从打山海关降清,他先是在一片石跟李自成硬碰硬的拼杀了一通,被打的真的挺惨的。
当时吴三桂是亲自跑到多尔衮跟前求的援军,关宁军跟士气旺盛的李闯大军硬拼了一天,损失绝对不会小。
之后更是清军追击李自成的开路先锋,从北直隶到河东,从关中到荆襄,那一阵少了他吴三桂和关宁军了?
所以吴三桂虽然也有招降纳叛,可实际上他的核心力量,也就是原先的关宁军以及他的夷丁突骑数量却在不停的下降。
能不打仗,吴三桂现在才不打呢。
不过这不打仗归不打仗,吴三桂对岳阳的关注却一刻都没放松的,尤其是秦朗军横插一刀来的时候。
包括武昌的多铎,事实上都盯着紧紧的。
只不过这事儿是秦朗跟李自成早在去年就商定好的策略,一个冬天的时间,李自成早就挑拣了一大批信得过的人,事情办的不说天衣无缝,却也不是吴三桂、多铎放出的一些个远离战场的眼睛耳朵就能查清楚的。
于是,吴三桂和多铎就都乐了。
秦朗军一路开到荆襄,结果没怎么招惹清军,反倒跟李自成打起来了。
连战连捷,俘获了不少的李军,还竖起旗来招降了一些人。
来时才二十艘船,出洞庭湖时已经一百多艘大小船了。
浩浩荡荡的船队出洞庭湖,过岳阳,就一路向着来路返回。吴三桂收到如此消息后,那是更加高兴了。这伙人待在岳阳周边,多少是个变数,走了才更好呢。
现在他只多调遣人马对着西边的张定国打几仗,把张献忠的人马堵回夔州去,这可比对付李自成,攻打岳阳坚城容易多了。
然后就可以休养生息了。
这最后的一个变数也不在了,小日子便就更美了。
多铎倒是半点没有放松,可惜清军在荆襄的兵力虽然颇多,也不可能每个县都能拥有好几千人马。转眼嘉鱼失守的消息就传到武昌了。
“砰!砰!”一阵排枪声响过,不远处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临死惨叫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