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不韦不仅不交权,对嬴政的要求便是熟背《吕氏春秋》,这让叛逆的嬴政如何忍得?
这还不算,站在秦国之巅的吕不韦既把持朝廷,又与风流浪漫太后赵姬死灰复燃。
秦王政或许知道,只能装作不见。
他又能如何呢?
除了海纳百川般,吸纳着各种知识,更多的是隐忍。
十九岁那年,这一年他没能加冠,而函谷关外以楚国春申君五国联军,大兵压境,集结于函谷关正在虎视眈眈。
像五国攻秦这种大事,赢政跻身其间,怎会袖手旁观?
邯郸街头的冷眼,归国之后的隐忍,都化作咸阳宫里言辞如刀,赢政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大秦的土地上回荡,削掉了陈年的郁气,昭告天地臣民......
你们的王,回来了。
贏政站起身子,两个字先声夺人,他道:出兵!
列国来攻,往往无功而返,究其根本,是列国各怀心思,各自为战。
此次是楚国春申君挂帅,他曾在秦国为质,久居十年,其人对我大秦的畏惧由来已久,绝非信陵君那等人中龙凤。
只要兵出函谷关,施压春申君,必让五国联军无功而返!
咸阳宫里人人震动,其实这番话吕不韦能想到,华阳太后那楚国一系的重臣也能想到,但沉寂数年的秦王政一朝爆发,落在领军的宿臣眼里,那就是光芒万丈的大秦未来。
贏政落座,在一片岑静里笑看吕不韦:仲父以为如何?
吕不韦眯了眯眼:好,大王说得好啊。
那一战果然如咸阳宫里的决议所料,大秦兵出函谷关,主动出击楚军,春申君当先撤兵。
列国与秦交手,胜负未分,忽见挂帅的春申君溜了,五国联军顿时大乱,兵败如山倒,全线崩溃。
此为嬴政第一次初露锋芒,却亮瞎了大秦上下的眼。
此后让吕不韦对嬴政开始有了忌惮之心。
原本应在二十岁加冕,硬生生推到二十二岁,才接过秦国的玉玺,还是抢来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