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落西沉,一轮夕阳沿着平缓的山势逐渐掩藏,留下延烧天边卷云,绛红遍染,印证着今日盛夏的残痕。
路满踩着余晖下的长影,来到村子最东侧。
一个土围子的高处坡头,顶上只有一家住户,他的祖辈在这里作息生活。
小短方桌搬到了院子中,几个马扎随意地搭在墙边树根旁,路满见到自己的奶奶,和母亲柳静坐在一个弃用的小石碾上,手上蒜头剥个不停。
妹妹路小霜,摇起黄蒲扇,给奶奶扇着风。父亲路卫华坐在稍远的一侧,石制蒜臼被用来砸砸花生碎,捣杆嗵当起落,臼子里发出哐匝的响声。
和谐的家庭美乐,让路满看得也心下一松。
奶奶长期住在村里,和儿女分家之后,习惯了不问儿女家事。
路满的父母也心照不宣,在老一辈面前,绝口不提两个人争吵闹分歧的事情,只当自己是来尽孝的,让老人家歆享天伦。
“小满~”
路小霜眼尖耳朵灵,先看到了老哥紧密,她把蒲扇柄插到马扎绳步间的缝隙,三步并作两步奔向路满。
临到路满近前,路小霜蹦蹦哒哒,比路满这个高考生本人都高兴:“将近六百分!小满,祝贺祝贺,恭喜恭喜~”
路满揉揉妹妹小霜的短发:“接下来看你的了,等你高考,争取比哥再多几十分。”
“儿子。”柳静抬头看看他,“你闻艺阿姨是教育系统里的,她对这些事情,比我们干买卖的熟悉。你多请教她几句了没有?”
“问了一些。”路满没说实话,他现在不需要其他人参考成绩的问题,但为了母亲安心,还是顺着扯了几句。
“没到六百分,我打算先顾着一个一本的好专业去读,不去冲更好学校的末尾专业了。”
“咱这分数,不能报个…那个,新闻里说的,二十一世纪建设一百所厉害的大学,那种学校?”
“那是211。”
路满笑着解释:“往年的分数和省内排名参考一下,山大最低倒是六百分能报,但专业冷门。其他省外的211也能选,看你们两位能放我走多远了,江南、东北,还是疆区的石河子?”
一般情况下,选学校自然是能考985、211则优先,十几年后这种大学的说法变成了双一流,但也没有本质差别。
原因很简单,财政拨款。
这些有名头的学校,资源的配置远超其他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