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语文数学、简单的物理,英语?就算了,王学军还准备让欧洲人都以学会汉语而骄傲呢。
那首歌怎么唱来着?世界人都说中国话吗。
融入世界,必须的,但必须是以我为中心的世界,要不,融入干什么?
这样的教学,在这个时代已经离经叛道了。
但你好就不能有脾气,我的孩子,我愿意怎么教就怎么教,关你屁事。
王学军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还开办了技校。
请来厨师,教孩子们做饭做菜,请来了裁缝,教女孩子缝制衣衫,请来老农教导孩子们耕作。
还有泥瓦匠,木工等等,甚至搓澡修脚,如果这个年代有挖掘机,王学军绝对也会办个技校的。
反正目的就是一个,要让孩子们有一技之长,未来走向社会,好有一技伴身。
于是,在一年后,人们发现,馆子里的饭菜越来越好吃了,街上有了现成的服装店了,而且还花样翻新的让你捂不住口袋,泪流满面了。
房子越建越坚实美观了,家具越来越简洁实用了。
而一些原先没有的东西,开始出现了。那些王学军投资的工厂里,越来越多熟练工人了。
而商铺雇请的小师傅的记账越来越简洁明快了。
富户里聘请的技校小娘,几乎成了全面手了。
而雇请一个仆人,谁一问是哪里的,回答一句:“学军技校的”倍有面子。
学军技校里的小师傅越来越抢手了。
在后来,一次曹老大拜访了王学军的技校之后,立刻将一批批的漕帮子弟送到了技校,哪怕是学费有些高也不在乎。
于是人们发现,黑社会越来素质越高了,地痞流氓也变得有文化了,不再是满口脏话,而是一口地道的河南腔:“喃是文化人,喃是讲道理地”然后才拳脚向对呢。
这些之外,就是将男孩子都编成小队,每日必须军训一个时辰。
增强体魄是一方面,最关键的是,三年后一批训练有素,文化很高,对王学军绝对忠诚的年轻人,开始参军入伍了。
到那时候,在军队里经常出现打架斗殴了,原因是一个士兵说了摄政王的一句坏话,结果王学军的义子士兵,就举枪要和他决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