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清的阵型简单粗暴。
八万骑兵,分作六万和两万两队,列阵在那狭小的平原北面,他们就是要发动骑兵的优势,发动集团冲锋,先不惜一切代价,硬闯新明军的大阵。
绿营和汉八旗分作两侧,只要哪怕是一个骑兵冲破敌人的大阵,就立刻发动人海战术,和新明军绞杀在一起,不死不休。
剩下的两万,是为胜利后,追杀新明军的溃兵准备的。即便追杀千里,也不能放一个新明的将士。
王学军的布阵更是简单。
炮兵放置在山坡上,利用山坡,加强炮火的射击距离。
敌人冲锋的道路上,将是一片死亡的血火地狱。
火枪兵全部排列在南面小平原的尽头,严阵以待。
将大别山四十八寨的一万将士,放在大阵的后方。
他们的装备和战斗力,在这种几十万人的大战场上,只能是被屠杀的对象。不能将队友放在前面当炮灰是一方面。
而关键的是,他们面对敌人排山倒海般的骑兵冲锋,一定不战自溃。
到时候,他们反倒会冲散自己的本阵。
意外的是,王学军没有将他的非洲军团组成的陌刀队,如以往一样,摆在阵前。
理由是,敌人的骑兵太多,靠陌刀队四千昆仑奴,是斩杀不尽的,会累死他们。
于是就放在阵中,自己的身边,随时准备对付突入大阵的敌人。
双方三十万人,黑压压的铺满了这一片巨大的平原,将原先的土地丘陵彻底的改变了颜色。
太阳似乎惊呆了,停留在半空再也不敢动弹。
风被吓傻了,一丝不敢刮动。
三十万人马,人不发声,马不嘶鸣。
战场死一般的寂静。
长空里,传来一阵一阵鹰隼的啼叫,那是它们,在驱赶越聚越多的秃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