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 比院士优秀之处

作者:医用口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不过,他们不是看遗漏了什么,而是明明看到了脂肪间隙消失,却没引起重视,没有意识到重点在那里。

他们准备的那四套方案,看似数量不少,还从各种角度出发去治疗,但无论是哪一份方案,都没有考虑到赵培儒所说的重点。

一台手术的治疗思路,没能抓住重点,那就是失败的。

唯独海市专家谢淼的那一份,比他们考虑的更周全一些,现在回想起来,里面谢专家的那几处改进,应该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了。

房间里,众人在对自己生出挫败感的同时,也对赵培儒生了浓浓的佩服。

对方只是看过一些纸质资料,明明还没有看病人的影像学原片,就能从现有的资料中,推断出他们遗漏了重点的事情。

这点,着实令人惊奇!

这才是能媲美三大奠基人的名医的真正水平么?

看来,他们还差的远啊!

大外科邓主任,心里也在感慨,这种顶尖的名医,果然是全方位的强,一点短板都没有。

之前是听说在思路改良方面强,能把彭院士的术式都改良了,后来又听说在实操技术上强,能让许院士邹院士再三夸赞。而现在,他又亲眼见识到了对方在术前阅片方面的强。

简直是没有短板。

“有了阅片基础,接下来,我说下分层解剖的理念。”

赵培儒一张口,众人都神经紧绷,正襟危坐,挺直了腰杆。

有了刚才的铺垫,他们对赵培儒的认知,已经上了一个全新台阶。

再加上这分层解剖,本就是新鲜理念,他们一直就在好奇,更成熟、更深层次的分层解剖理念,到底是怎么样的。

赵培儒徐徐开口,将这种新理念,仿佛一副美景般,用话语给众人描绘出来:

“胰头分层解剖,是按顺时针分离切除。第一层,是解剖横结肠、右半结肠、暴露胰腺十二指肠……”

“第二层,是解剖胰腺、十二指肠、肝十二指肠韧带,切除病灶……”

“第三层,是标本切除后,解剖腹主动脉、下腔静脉,门静脉,清扫淋巴脂肪组织……”

“解剖时是顺时针解剖,重建吻合则是逆时针。”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