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这个问题,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,我看了很多书,拜访了很多老前辈,也在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,
一次,蓝天野、蓝老爷子,送给我一本书,说我要找的答案就在里面。”
俞彦侨立在一旁,当一个安静的听众,鲍国安弹了弹指间的烟灰。
他露着微笑,却是那种西行千里终取得真经,彻底放下后释然的笑。
“书里有个故事,我觉得很有意思,我讲给你听……
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
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
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
俞彦侨低思片刻,用不太确定的语气,缓道:
“第一次见,是眼见为实,第二次见,是幻象,第三次见,是自己,鲍老师,这是我自个的理解。”
年纪轻轻的俞彦侨给了鲍国安意外之喜,眼里透着欣赏,扔掉手里熄灭的烟蒂,温言道:
“这是禅宗对人生的一种见解,而我则把他嫁接到表演上来,又区分为三个境界。”
鲍国安竖起手指,道:
“第一个境界:见自己,用原始的自个神态去表演人物,不要想那些花里胡哨的,该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,
是一就是一,是二就是二。《士兵突击·王葆强》”
说的有点久了,鲍国安舔了下嘴唇,神色有些严肃,咄咄道:
“很多演员都卡在第二个境界,包括我自己,
见天地,这个时候的演员有了自己的阅历、见解和想法,他对一个角色有更深的解剖,
他会的多,想的也多,他能更好的驾驭一个角色的内心和行动,
在我看来,很多演员迟迟突破不了自己的瓶颈,究其原因,哎~那个词语怎么说来的……”
鲍国安食指倒扣敲在自个脑门上,冥思苦索后,恍然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