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茶座多,是真热闹,
也有老的也有少,
这有的说,是有的唱…”
“慢点,气息间隙别乱…”吴老师搁旁边提醒。
“穿章打扮一人一个样,
那个有提笼,是有架鸟,
这蛐蛐蝈蝈也都养的好…”
话剧《茶馆》出自作家老舍,被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,故事以犀利的言辞和诙谐的群像戏展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。
话剧《茶馆》一经推出,顿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和推崇,也在那个年代成为了一现象级的热点。
……
在无锡影视城呆了约莫半个月,这天,康导面色低沉提着一油纸包的卤猪耳朵和散白来到宿舍找俞彦侨。
吸溜~
康导端着白瓷碗就这一筷子猪耳朵,一口闷了小半碗白酒,嘴里冒着酒气,苦闷道:
“老哥现在特么的成剧务了,以前瞧不上的,现在他nn的都骑着我脖子上撒尿来了!”
这段日子,俞彦侨也跟这位有着“知遇之恩”的副导,有过几次浅聊。
琢磨出了这货被“贬”了,而他头上的老大哥因“掰手腕”输了,以前的那些门客也就跟着吃挂落(倒霉)。
俞彦侨拿起酒瓶又给这位老哥添了半碗酒,眼神清明,语气不高不低,即道:
“春去秋来,潮起潮落,世间之事讲一个平衡,
不要急嘛,有时候是急不来的,偶尔的慢,也不是件坏事。”
康导咀嚼着猪头肉慢慢停了下来,眼角余光撇了眼俞彦侨,其内心想的什么不得而知。
以往俞彦侨嘴贫那都是逗闷,那都流于表面的可乐(玩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