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他躬身退出乾清宫,朱棣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。
忽悠别人说自己托梦给自己,这话说出口怎么总觉得怪怪的?
......
朱棣在召见刘永诚时,于府,两人也在促膝长谈。
一名女侍端来茶具,分别摆好在桌上的两人面前,一一倒好,随后站在一旁。
于谦拾起茶杯,笑道:“王阁老深夜来访,恐怕不是为了到我这品饮淡茶的吧?我这可没有名茶。”
王直也捡起茶杯,小呷一口道:“于部堂如此称呼,疏远了你我之间的关系,粗茶淡饭、搜肠刮肚,令人神清气爽,正是现在我所需要的。”
于谦笑了笑,不再说话。
“不知于部堂可知道如今,西直门的情况有些变了。”王直看着于谦,见对方并不想搭话,只得继续说道:
“下午太上皇叩门,下圣旨让西直门守军打开城门,于部堂还不知道吧。”
于谦这才是一愣,有些愠怒:“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?”
王直笑道:“问题就出在这里,你不知道,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,太后知道的比我还晚,满朝攻公卿皆是如此。”
于谦强压火气,皱着眉头:“你想说什么?”
“我想说,此事关系如此之大,是谁最先知道的?”王直靠在椅子上,看着起身来回踱步思索的于谦,淡淡说道:
“是当今陛下最先知道的,西直门守将,也就是你派去的那个刘聚,最先只告诉了陛下。”
“下边有很多人不高兴,来找我的不少,你是怎么想的?”
于谦这才发现事态的变化,因为从前要是有这种事,刘聚都是第一个禀告给自己,然后才是太后、群臣。
现在却变了,第一个去告诉皇帝,然后才是太后、群臣。
这也就是说,在刘聚的心里,皇帝的比重变了。
那问题来了,心态变化的只有一个西直门都督刘聚吗?
还是说,许多人已经潜移默化的不再和原来一样了,只不过这个变化,还没达到一个足以显露出来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