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问题是,不知道是刘聚能力不行,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,他没打赢,还差点把带出去的老本都丢了个精光。
打不赢自然要换人,接任刘聚前往福建的有两个人。
时任户部左侍郎的金濂,还有宁阳候陈懋。
正因为如此,他们两个幸运地躲过了一劫,活到了现在。
金濂是谁朱棣真的没什么印象,但是宁阳候陈懋这个名字,朱棣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。
没别的原因,陈懋他爹泾国公陈亨,是跟着朱棣靖难封爵的功臣之一。
在永乐年间,陈懋还是个跟着他爹和朱棣到处混经验的小屁孩,靖难之役、五征蒙古,他都经历过。
甚至有两次,陈懋还是朱棣亲自挑选的先锋官。
当年陈懋的父亲,泾国公陈亨去世的时候,朱棣还为失去左膀右臂而痛心疾首,亲自撰文纪念。
没有想到,时过境迁,当年那个跟着自己屁颠屁颠请战的小屁孩,已经能单独统领一路大军,并且成为战功赫赫的名将。
等他回来,一定要见一见他。
朱棣深信不疑,当陈懋见到自己,他一定会明白的。
“自十月开始,畿辅、宣大一带战乱频繁,百姓苦不堪言,朕决意由官府出钱为其购买耕牛,由地方官府为百姓复耕提供种籽。”
“宣大、畿辅各州府县,均免除正统十四年、景泰元年田税。”
免税,这是朱棣寻求地方百姓支持的方法。
很简单,也很有效。
免税以后百姓一定弹冠相庆,由于免除的只是畿辅一带的田税,对地主和商户并未造成多大的利益损失。
但是这样做,会加大朝廷在财政上的压力。
这一番话说完,群臣们立时议论纷纷。
有人认为,这话的确有些道理,战乱频繁,百姓们家中多有死难者,这时下诏免税也能起到稳定人心的效果。
然而有人觉得,以朝廷目前的财政看,如果免除畿辅、宣大两年税收,是一个很大的打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