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明白,如果这位皇帝真的有意除掉兴安,他会明说的,这种不清不楚的态度,其实就是还不想动手。
将名录接到手里,朱棣微蹙眉头,问道:“这里怎么还有王骥?把他的名字去掉!”
“王骥从朕有功,当加封,而不是论为奸臣。”
“你是怎么办事的?”
胡濙一副十分惊惧的样子,连忙说道:“陛下恕罪,是臣昏了头了,臣散朝便去带领编撰名录的臣工们连夜核对。”
“至于从前朝议王骥谄媚王振之事,也当重新核实再说了。”
“如此甚好,起来吧。”朱棣微微一笑,对底下说道:“王骥,这次你有大功,你放心,朕会封赏你的。”
王骥有些受宠若惊。
实在是没想到,这位新皇帝如此的圣明。
想他为朝廷征战沙场数十载,战功不敢说比宁阳候陈懋要高,但也绝对少不了多少,却因陷入王振阉党之祸晚节不保。
王骥之所以如今六十好几,还带着儿子亲自披挂上阵,就是连脸也不要了,彻底摒弃了自己的一声荣辱,所图的是子孙后世的福祉。
朱棣明白这一点,所以满足他,也是拉拢勋贵的手段。
王骥老泪纵横,只觉得再遇明主,恨不得一下子年轻三十岁,为眼前的皇帝继续征战沙场,建立功勋。
“臣王骥谢陛下隆恩!”
“这些年,你受委屈了,朕如今给你平反,是你应得的。”朱棣示意他起来,随后转头问道:
“诸卿还有何事启奏?”
早等待多时的太常寺正卿许彬立即站出来,恭敬说道:“启奏陛下,臣提议迎回太上皇!”
“太上皇北狩多日,太后如今疯癫成症,想必就是思念恳切所致,如今孙氏一族造反被诛,概因咎由自取。”
“为太后所计,还请迎回太上皇!”
这话一出,朝堂上顿时寂静下去。
迎回太上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