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:朕只有一个重孙

作者:崛起的石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但日后评价到底如何,这谁又能说得准。

如果能表现良好,朱棣想给他一个好名声和好结局,这也不难。

......

翌日,大朝。

兵部尚书于谦出列道:“启奏陛下,也先遣使入京,言称欲送太上皇还京,请陛下接见!”

朱棣心中冷笑,道还是躲不过。

但无论如何,却也不是能当朝露出任何不满情绪的。

自己的每一个表情,实际上都会有人关注,在散朝后大书特书。

朱棣一直都清楚地记得,现在并不是活在永乐年间了,而是附身在一个叫朱祁玉的重孙身上。

朱祁玉并非皇储,皇位也并非得自好太孙朱瞻基,而是为群臣奏请,由他的嫡母孙太后传诏所立。

名义上来讲,现在自己的这个皇位,是来自那个被瓦剌捉去的重孙,也就是朱祁玉的嫡兄朱祁镇手上。

也就是说,自己这个天子,是受传位而暂代!

所以,在君臣名分上,也就永远是孙太后和太上皇朱祁镇的臣子。

朱棣明白顺位继承和所谓代为天子之间的区别,其利害关系相当重要,如果不是,朱棣在上一世也就不会苦等一个“奉天”靖难的名义再起事。

就算现在已经通过政变夺取大权,并且幽禁了孙若微,也还是没有大义上的名份,所以还不能掉以轻心。

上一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就是首先获得了一个名份,这才师出有名。

朱祁玉的皇位,实际上是土木堡之变后,群臣临危难时共同推举。

刚立起来的时候,所有人的想法都还只是暂时搞一个皇帝出来当大旗,本就没想着让朱祁玉的皇帝位子坐久了。

名份上来讲,是相当的弱。

所以在听到于谦的话以后,朱棣并不是和历史上朱祁玉一样愁眉苦脸,极力推脱。

而是在想,如何凭借此事将自己的名份提升起来,让朱祁镇那个昏庸的重孙,名份减弱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