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三三章 周伯通和伏地魔

作者:卓色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自从两年前梦醒归来后,卓杨的钢琴更先于足球恢复。

基于六百四十八年魔幻梦境而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,激发出的魔幻浪漫主义音乐风格,比足球更早震惊世人。

以一首《魔幻密码》开始,卓杨在这两年的时间里,已经爆发式创作出了九十首新风格钢琴曲。有的是对旧曲子的改编,更多则是全新创作。

卓杨以前的‘新浪漫主义’,以六首《公主爱情组曲》为起点,以《格瑞丝·梅瑞狄斯》史诗为巅峰,老柴的奔放、巴赫的华丽、肖邦的沉重、莫扎特的诉说……,新浪漫主义集先贤之大成。

新浪漫主义也是卓杨自己的东西,但实事求是讲,并未突破现有钢琴音乐的体系。

举个例子,就如同南宋年间武术界的天下五绝,他们已经站在了武术的巅峰,却并未突破旧有的武术体系,也就是没有悟道。

而魔幻浪漫主义就是卓杨的钢琴悟道,长达六百四十八年的积累沉淀后,对人生、宇宙以及轮回的思索而产生的突破。

五绝之上,还有李逍遥、虚竹、独孤求败和羊一,还有卓杨的魔幻浪漫主义。

所以魔幻浪漫主义一经问世,便举世瞩目。

去年秋天,塞尔维亚著名钢琴演奏家伊沃·波格莱里奇主动联系了卓杨,希望以卓杨的作品来诠释他对于魔幻浪漫主义的理解。

波格莱里奇今年六十岁,中国乐迷称呼他‘波哥’,也有许多人称呼他为‘钢琴界的伏地魔’,因为他从来不按章法来,甚至演奏不看谱,随心所欲。

文无第一,钢琴也是如此。喜欢的人会非常推崇波格莱里奇,把他誉为世界前三,不喜欢的人觉得他就是垃圾,名不符实。

波格莱里奇毕业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,得到了李斯特西洛季学派的真传。他一举成名,是在1980年第十届肖邦赛上。

复赛里,波格莱里奇演奏《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·第一乐章》,让台下评为一片哗然。

引子部分一切正常,但从印子过后的40″开始,大家就知道出事了。波格莱里奇几乎不再使用踏板,右手刀削一般锋利的音色。

肖邦是这么弹的吗?肖邦是钢琴诗人,你他娘的是个刀客呀!

少了踏板就少了混响和泛音,整体声音会‘干’。过于‘干’的声音是演奏中最容易让人觉得‘错了’的元素。尤其是运用在肖邦身上,会让传统听觉不适应,嫌不够润泽,或者觉得‘干净利索’根本不是肖邦的模样。

波格莱里奇之前就有很多离经叛道的自吹自擂,他说要用肖邦的方式来演绎莫扎特,用莫扎特的方式解读肖邦。

他还说练琴时左手和右手要分开练习。波格莱里奇是那个时代公认最具天才的年轻钢琴家,是天赋型钢琴家的杰出代表。

左右互搏,他不是刀客,纯粹就是周伯通。

但那个年代的古典音乐界,就像中国的京剧界,非常传统和保守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