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股浓郁的威严气势,让满朝文武想到了数年前、天下第一王的秦昭王嬴稷。
一股压抑感,即使是四大丞相,诸多大将都没能免却。
心中的重视感,极速加深。
“启禀大王,诸国使臣已经到达,欲面见大王。”面色看上去颇为雄厚,只有一双眼睛极为明亮的张仪率先站出来、微微一礼道。
“准。”平天冠下,帝子受双唇轻启。
不多时,六国使臣,还有十几个小国的使臣都来到了大殿。
送上了各国的礼物、和祝贺。
随后,使臣退下,大臣们开始商议政事,就是这些时日以来积累下来的事情。
包括秦庄王的入葬等等。
帝子受坐在最上方,隔着面前不远的天池,淡漠看着下方,不时、嘴里吐出一个准字。
渐渐的,一些大臣开始说出更多的事来,并询问帝子受的意见。
当大臣说出解决办法时,帝子受就看几眼四大丞相,见他们没有反对后,便就是一个准字。
没有说出解决办法时,他直接询问四位丞相。
渐渐的,朝堂上明显的,几乎所有大臣都感到了些许轻松。
当朝会散去,四大丞相的双眼深处,也都出现了一抹轻松之意。
还好、大王虽然年幼,但却是颇为明事理,不曾胡乱干预朝政。
王权与相权永远是矛盾的存在。
即使在这方世界中也不例外。
尤其是当君王年幼时,丞相大臣更是不得不小心翼翼。
毕竟对方不会处理政务、见识有限、经验不足,但又很可能任性发话。
那丞相大臣该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