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才大典结束了,数十万份试卷被收起,所有才子出了秦王宫大门。
无数的议论声立刻纷纷扬起,多是讨论着七道试题。
咸阳城更加热闹了。
帝子受组建近两百人的批卷队伍,由四大内阁大臣为首,一刻不停的批改试卷。
众国却好像约定好了,纷纷带着人要离开咸阳。
七天来,他们的确是约定好了,考试一结束便带人离去。
既然已经失去先手,那就根本不给秦国拉拢才子的机会。
他们带人离去,一定会有很多还想等待结果、或犹豫不决的才子,跟随大流离去。
至于那些真正不肯离去的,他们也没有办法,就随他们去。
对此,帝子受并没有阻拦。
短短一日,各国数十万才子,已经只剩下十一万左右还留在咸阳城。
他们大半是秦国和众小国之人。
秦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,所以就留在了这里。
对这个结果,帝子受等人也算是满意。
这方世界中人很多,修炼之士更不用说,多不胜数。
但真正有才能、可以为官的人,却很少很少。
多是诸子百家的人才。
能有十一万左右的人选择留下,已经很不错了。
当然,这十一万人中合格的,也必定会很少。
就在这十一万人等待消息的时候,秦王宫。
“启禀大王,燕国太子丹已经私自逃跑。”空寂的大殿里,恭敬声音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