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成立管委会这件事很重要,对于赵城也好,对于吴勇也罢,对于整个吴山寨都是如此。
一天两天是说不清楚的。
但赵城迈出第一步后,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。
其实管委会也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邀请村寨里有威望的人组成集体,共同管理村寨事务。
换句话说,就是把宗族的族老们召集起来,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类似官府的架子。
实质上的变化并没有多少。
赵城倒是留下些许群体表决,群体选举的想法和思路,但也只是建议。
未来吴山寨如何走,会如何发展下去,那已经不是赵城思考的问题了。
除了统一管理外,赵城还借助自己吴山书院院长的身份,对书院的教育形式做了大规模改变。
不仅对小孩子们进行教育,也对青少年开展基础教育,普及一些基础的知识。
当然了,赵城没有遗忘那些成年人和老人们。
他鼓励大家都来书院进行学习。
书院虽只是赵城一个人,但他的学识与见识,放在大明堪称全知全能,什么都能传授,什么问题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。
书院被改得面目全非,倒是有一种大杂烩的感觉。
赵城有心进一步改造书院,但可惜,山寨人太少,根本不具备人力资源的客观条件。
如今形成一个小型的学校,倒也足够了。
建立管委会、改造书院,以及种植新品种……
这一系列事情一同展开,前前后后忙大半个月,倒是初具成效了。
在吴勇的动员下,也在书院小娃娃们对家长吹风的帮助下,吴山寨在书院后面荒山上荒废的地重新开发出来,种上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种子。
不仅种上了三百公斤的土豆,还混种了两亩玉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