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无法达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,但达到二十世纪的水平还是非常可能了。
而且,不是二十世纪初,起码也是二十世纪中叶。
在庞大的数据资料支持下,四五十年就能走过曾经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。
赵城做下决定,不再浪费时间,全速前进,向西而行。
而这几天的时间,宋濂在武昌引起的渲染大波已经扩散开来。
那本所谓《新华字典》,也成了全民讨论的热点。
武昌,几大富商在宋濂的支持下联合起来,成立了新华印刷厂,转门研究如何拓印《新华字典》。
宋濂知道《新华字典》的重要性,但也明白整本拓印的难度。
为了方便推广,他对《新华字典》进行提炼,在赵城的提议基础上,按照读音进行分类分册拓印。
这项工作并不容易,尤其是在洪武年间这样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,很多东西都只能依靠人力。
但还好,有实物为基础,工作繁琐但不难。
……
简化汉字风风火火地推行着,稳坐钓鱼台的朱重八,对那老不死的宋濂杀意更重了。
但已经杀过一次,再杀第二次的难度,他也明白。
何况,妻儿竟以皇后位、太子位相逼,洪武大帝也无可奈何了。
只能祈祷,宋濂那老家伙水土不服,早点死在路上吧!
至于简化汉字,朱重八也有所了解。
他这等人物,非常明白简化汉字的伟大,若不是宋濂提出来,他或许会支持,从朝廷下达政令,全国推行简化汉字。
但可惜了。
仇恨使人面目全非。
更何况这还与那逆贼赵城有关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