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重要的是,“相对静止”,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。
比如说现实层面,人们想要研究某种自然生物,或是小白鼠、或是小白兔,或是老虎、狮子、山羊,那么可以给这些动物先打麻醉剂,让他们昏迷,进入哲学意义上的“相对静止”状态。
“相对静止”,让人们可以研究这些自然生物。
比如说微观层面,人们想要研究某种微观粒子,或是分子、或是原子,那么可以给这些微观粒子降温,让它们原本剧烈的活动柔和下来,甚至是无限接近于停止,这也是哲学意义上的“相对静止”。
“相对静止”,让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微观粒子。
但是,倘若没有相对静止呢?
以前徐来从来没有思考过问题。
因为这在具有“客观实在性”的物质世界,是绝对不存在的。
但现在的问题是,出现了一个徐来从未见过,从未听过,不敢想象的主观世界。
这个没有相对静止的主观世界是什么情况?
万事万物,无时无刻,都在“绝对运动”?
这怎么可能呢。
就好像“贫穷”和“富有”,这是一对共同产生的概念,如果有富人,那么就一定会有穷人。没有穷人来做对比,富人焉能称之为“富”?
没有相对静止来作对比,又哪里来的绝对运动?
这完全不符合逻辑。
徐来将自己关于相对静止的这些想法和疑问,统统问了出来。
麦肯号上的字体刷新:
“你不用做徒劳的思考了,你是无法理解没有‘相对静止’的世界是什么世界的,就如同你无法想象主观世界是什么世界一样。但这两种无法做到从本质上来说又有所不同。”
“你无法想象主观世界,是因为你不可能想象出一种你完全没见过的世界,人类的想象虽然可以超脱现实,但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。至于你无法理解没有‘相对静止’的世界,这却不是因为你没有见过它,而是因为这种世界从本质上来说,就是不可以被理解的。因为就像你说的那样,因为‘相对静止’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,所以你无法认识和理解一个没有‘相对静止’的世界,更别说只靠着想象了。”
徐来怔怔的盯着麦肯号上的字。
“无法想象”、“相对静止”、“主观世界”、“无法理解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