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有功赏有过罚

作者:签歌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把贾蔷吓了一跳,这个县令胆子太大了点,敢告御状。

自己都没整他,他倒对付起自己来。

“臣惶恐,不解其意。”

贾蔷不认账。

“改农地,为桑地,乃国策。你可知道,农田改成为桑田之后不会加税,一亩桑田的收成比一亩农田至少会高出五成。这些桑田如果都归朝廷管,从种桑养蚕到织成绸缎又能省去很多卖丝的环节,这其中的好处你可明白。”

国库亏空,这个法子也是户部的一些大臣共同商讨出来的结果,皇帝也拍板了的。

只要能多生产个几十万匹丝绸来,国库的一些亏空就能补上了。

去年的收成是真的不行,连降大雨,涝灾,水患,只能企盼着今年会好一些。

皇帝看来挺看重贾蔷的,竟然同他说了这么多话。

也难怪县令敢告御状,这个改农田为桑田竟然是皇帝自己赞成的。

也由不得皇帝不赞成,病急乱投医,国库没钱了,自然要想法子。

万一哪儿又需要赈灾的,哪里又需要平叛乱的,没钱可做不到。

到时候朝廷就会出大乱子。

“陛下,臣不敢妄议朝政。但是东南方向刚有倭寇入侵,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。农民不种地,人心就更不稳了。怕是会出大乱子。并且不种地就没有粮食,没有粮食就会卖地,到时候那些富商巨贾们就会想法设法的买百姓的土地。土地兼并之风一起,又会出乱子。”

国库空虚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百姓没有地。

那些地都在豪族手里。

纳税的是百姓,豪族又不用纳税。

土地一兼并,朝廷能收到的税收就更少了。

百姓们没地种,没饭吃,那可能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。

到时候南边几十万的反民看朝廷怎么镇压的过来。

皇帝在沉思了下,开口说道:“怎么会缺粮,不是在外省调了粮食,给那些种植的送去。再说全省只有十分之一二的地改成了桑田,怎么就会断粮了。”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