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政:“且看看去,那就先题了。若是妥当,便用。不妥时,叫雨村过来,请他再题。”
贾政的这些个清客门人,最牛的才是个秀才,论本事还不如贾蔷呢。
贾雨村是个进士,写诗作词也是一把好手,要是他来题匾额,那断然不会差。
“一起研究,优则存之,劣则删之,各取所长。”
贾政:“该是如此,今日天气和暖,大家一起逛逛。”
一行人的兴致很高。
天气确实不错。
大观园修建的也不错。
毕竟花了百万两银子,又是出于名家之手,不会差。
贾政:“宝玉呢?唤他过来。”
到底是自己的儿子,虽然没中举人,但是已经有秀才了,还是满意的,只是表面上还是十分严苛。
他也知道,自己的这个儿子不喜读书,但是有些歪才,像这些对对联啥的,或许能有些好点子。
正门五间,门栏窗都是细雕新鲜花样,雪白粉墙,不落俗套。
“好山,好水。好个所在。”
大株梨花兼着八角。一大片翠竹,布局非常高雅。
贾政:“好地方,在这儿若能在月夜读书,是一桩乐事。此处的匾,该题何字,诸君可有了。蔷哥儿,你先说。”
贾政看着贾蔷,对他高看些。
贾蔷:“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好名字,我只在乎科举,对八股之道研究更深一点。宝二叔向来对这些在行,不若听听他的意见。”
“老世翁,我有一名,唤杏花村可好。”
“妙,一方土井,几百株杏花,虽然是人力穿凿,但却引起了我归农之意。”
贾宝玉:“俗,村名用杏花二字,俗陋不堪。诗曰,柴门临水稻花香,依我看,用稻香村最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