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陵与大多数大臣,也纷纷表示赞同。
只有极少部分极端的大臣,死活放不下“天朝上国”的颜面,不屑与辽国通商,不过,这些人摄于苏贤的威势,都不敢开口说话。
实际上,苏贤此话,方才并非没有人说过。
但其他人说的与苏贤来说,效果全然不同!
苏贤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身份,还有他以往所立的无比厚重的功勋,赋予了他特殊的光环,他的话先天就让人相信一半。
自然与常人不可同日而语。
换句话来说就是……资历!
苏贤有资格对某件事进行“定调”,这是一种气场,虽看不见摸不着,但在群臣心中就是存在。
苏贤继续说:
“第二点,辽国太子纳兰节,臣曾多次见过此人,此人十分聪明,且仰慕我中原文化,日常也做书生的打扮。”
“纳兰节提出这项要求,显然是想在辽国尝试耕种,对于这一点,臣是支持的!”
“纵观历史,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犯边的根本原因,十之八九,都是因为天寒牲畜冻死难以果腹的缘由。”
“在辽国耕种,能否种出粮食?不得而知,但尝试一下总是好的,万一成功了呢?是不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辽国南下犯边的可能?”
女皇、兰陵等人听了这话,不由再次缓缓点头。
曲辕犁,已推广至天下,辽国若想仿制根本不成问题。
还不如大方的送出去……
女皇思忖一番,最终拍板道:“对于曲辕犁图纸一事,就按苏爱卿的意思办理吧!”
“多谢陛下。”苏贤拜道。
“陛下英明。”群臣拜道。
那些死活不愿与辽国通商的顽固派,见状也只得偃旗息鼓。
没办法,他们单单只是看着苏贤而已,人就怂了,根本不敢发表意见,还能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