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避免麻烦,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对应的名字。
只用了片刻时间,三人就找到了各自的位子,出乎意料的,宁北坐在右侧的五个位子上。
九百余个座位两侧排开,将中间让出了大片的空地。
右侧第一排的第五个位子,并非不好,而是太好了些。
第一位是左相,对应着左侧第一位的右相。
第二位是吏部尚书,对应着左侧第二位的刑部尚书。
第三位是兵部尚书,对应着左侧第三位的户部尚书。
第四位是工部尚书,对应着左侧第四位的礼部尚书。
按照规矩,第五个座位应该是御史中丞或者内阁辅相。
最起码也应该是颍川秦家又或者三大派这样的安排才对。
第六位是秦长鱼,第七位则是更让人意外的神主教会。
这个排列,实在是让人想不通。
苏幕遮要远一些,排在二十五位,边军固然强势,但苏幕遮毕竟地位太低,若是郑行文亲来,或许能排进前十。
“这个座次,有点意思。”
秦长鱼在宁北身旁坐下,目光不动声色的环顾四周,冷笑说道。
宁北眼观鼻,鼻观心,面上古井无波,满是平静。
和他对应的左侧第五位,是宁瑶。
既然陛下要当着所有人将他们两个摆在最前面,那他刚好也可以借着这次机会,看一看百官们的面孔。
想来再也没有会比这次的人员聚集的更加齐全的机会了。
周身的位子上的人已经陆续齐全,渐渐地所有人都差不多到齐了。
儒院的位子在左侧一方,洛留看到二人后微笑致意算是打了招呼,国宴当中规矩极多,洛留这时候代表的是儒院,自然要懂得守礼,不能率性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