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想要让辛小丰从抽抽烟改为抽手卷烟。
完全自己去买烟丝,然后自己做木工活,做一个能够手动卷烟丝的小机器,然后自己做手卷烟来抽……
后续隐藏不住的爆发,也可以通过这个细节上的某些东西表现出来。
须一瓜听着徐横舟这个想法,越听眼神越亮。
她在写这部的时候,给每个角色其实都设定了一些人物的专属细节。
但事实上,辛小丰这个角色的特色反而体现在情绪上与性格上,一些细节上的设置反而是比较少的。
想到辛小丰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他整个人物的质感,而并不会想到他某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。
徐横舟所说的这个细节加上去的话,倒还真的能够为这个角色增加更多的一些厚度。
试想一下,一个年轻的协警,你听到这个描述,你大概率不会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有故事的人。
但如果这个年轻人刚出场没多会儿,就有一个自制手卷烟的镜头,抽的烟也是自制的。
你就会对这个年轻的协警有更多的遐想空间。
他为什么要自己去手工制作卷烟呢,是因为穷吗,还是因为怀旧呢,还是因为单纯地喜欢手工卷烟与一般香烟与众不同的味道呢?
等到剧情的后半段,将辛小丰抽烟与指纹这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,可能观众还会产生更多的联想。
而危笑写出来的另外一个补充设定,就更是让这个徐横舟想出来的设定有了潜在的线索。
手卷烟包括整个制作手卷烟的木工活都是辛小丰的爷爷教给他的。
须一瓜在写这部的时候,可以把男主逃犯三人团的整个背景都虚化了,并没有具体地去描写他们的出身,他们的家庭,他们原先的亲人。
仿佛他们三个人全是孤儿。
第一个是因为不好写,第二个是因为文学上的设置。
如果罪犯有了亲人的话,那么会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道德方面的东西,比如说他在这些年有没有和亲人联系呢?
他为什么不能够为了亲人回去自首呢?
所以须一瓜虽然没有在中具体说明,但已经默认了他们的亲缘关系浅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