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正给你你也发表不了,你资格不够,所以就把一作让给为师吧。
值得一提的是,张玉溪手中那篇核心期刊论文,他的名字就是二作。
当然,随着这种现象逐渐成为明面上的潜规则,很多高校在审查学生毕业、申博或者奖学金时,也会把学生的二作默认为一作。
“诶……”
江离不禁叹了一口气。
从本心上讲,作为一个夏国人,他是非常愿意把这篇足以改变世界的论文留在夏国的,可特么条件不允许啊。
他既非高校的硕士讲师,也非博士,更谈不上副教授了。
他只是一个研一的助教。
甚至在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之前,他的学历仅仅只是普通本科。
国内几乎所有的上升通道都需要论资排辈,而非能者居之,科研更注重人情世故,而非学术本身。
他倒是想投给国内,人家也不要啊,编辑一看你只是个本科学历,直接就pass掉了,看都不看一眼那种。
现在摆在他面前的,只有两条路了。
要么投sci,要么投na。
江离陷入了痛苦的纠结。
如果被其他科研工作者知道江离在为投sci还是na发愁时,一定会气的吐出三升血!
别说sci或者na的正刊,就是它们下面的子刊,能被选中都是天大的荣耀,档案中能有这么一笔,学生的学术生涯将再无半点阻力,教师评职称也将会获得巨额加持,前途无量!
那可是国际顶刊,远非国内期刊可以相比。
一般来说,从权威性、投稿难度和综合影响力上看,期刊的排名大概是这样的:
省级<国家级<北大核心<南大核心≤sci四区<sci二、三区<sci一区=na正刊
这其中,sci四区虽然是sci中含金量最低的部分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依旧比南、北大核心的影响力要高出许多。
最直观的例子,从教育部规定的评职称加分上来说,sci四区能加10分,而南、北大核心就只能加6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