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对待段茗青的笑容更加热络!
段茗青不知道眼前人为何笑得开心,有些茫然把信封塞到了王昌顺手中,另外还有一本书。
“这封信,等我们过去了王老爷再看吧。”段茗青说道。“这本书是我为王老爷准备的礼物,希望王老爷能用上。”
这本书段茗青念书时完全背下来了,家中子弟暂且用不上它。书籍本就不菲,可逃难路上也用不着他,不如送给王家当作车费好了。
书是讲的是圣贤之道,王家瞧着手段不大干净,多读圣贤书对身心有益。
被段茗青送了书的王昌顺激动不已,拍着儿子的头,让儿子好好谢谢眼前人。
段茗青年纪不大,各色的人没少见过。
王大老爷或许在别人的口中是个老好人,可对下面的人如此明目张胆欺压百姓,绝对离不开主子的授意。
若非如此,怎敢这般胆大包天?
段茗青只是希望这家人在看到信以后,还能这么开心笑出来。
看着段茗青坐船远去后,王昌顺挥挥手激动送别了友人。
临了拍了拍身边十几岁儿子的脑袋,“多跟你爹我学着点!在外面场面功夫一定要做足了!不然怎么结交到这般的人物?”
在王顺昌看来段茗青厉害极了,且人家拿出来的东西都价值不菲。
就拿手中的书来说,王顺昌没什么文化,连这书的意思瞧不大明白。显然这书的纸张是极好的,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。
看着段家人走远以后,王顺昌高兴拆开了信封。
王家人在外行商,虽不能考秀才,但该有的商人水平还是有的,比如认字打算盘。
这信越往下看,他脸色越难看!
京城乱了,这段家人难道是从京城逃回来的?怎么看起来完全不像逃难的人呢?
等到船哐当一声靠了岸,王家的下人帮着一行人牵马般行礼。
就如同王家人所说的那般,只有王家的船是最大的,能安全把段家的马车运过来。
乔岚一开始想着换个大马车,家中的人许是会宽敞不少,但完全没想过会遇到这种不能渡河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