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上不要,身体却很诚实!毕竟系统给的实在是太多了!
强国课不能落下,系统给的土地规划还要看,乔岚一边学,一边做着笔记。
为了防止家里人疑虑过多,乔岚还去让段茗青给帮弄了几本农书。
这年头的普通书铺是不卖农书的,一是因为不好卖,哪个种地的会读书认字呢?便是想要种地,寻常人会直接让下面人去种,而不是去看书钻研道理。
官员虽重农桑之事,但看重的是这土地税收和百姓的吃饱穿暖问题,而不是刻苦钻研种地的道理。想写一本农书不仅得有撰写书册的才华,还得具备多年的农田观察经验,两者结合在一起,便是难上加难,所以传世的农书少之又少。
只在衙门里存着两三本,说珍惜但又无人问津。
好在段家还有点银子,有钱都能使鬼推磨了,更不要说人。
这年头珍稀书籍卖得少,多是摘抄的,乔岚手中的农书就是段茗青抄来的。
段茗青把书册拿到家中交给乔岚,并未多言。
乔岚看着手里薄薄的两本书册,心中好奇不已。
拿回房中翻开一看,只见书上写着:“凡耕之本,在于趣时,和土,务粪泽,早锄早获。”
大意是说种地得合时,早种早收获。
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没大用,就像书的前言。
乔岚往下翻,“春气未通,则土历适不保泽,终岁不宜稼,非粪不解。慎无旱耕。须草生,至可耕时,有雨即耕,土相亲,苗独生,草秽烂,皆成良田。此一耕而当五也。不如此而旱耕,块硬,苗、秽同孔出,不可锄治,反为败田。”
这文言文她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。
乔岚继续往后翻,“朱光禄为建安郡【二】,中庭有橘,冬月于树上覆裹之,至明年春夏,色变青黑,味尤绝美。《上林赋》曰:‘卢橘夏熟’,盖近于是也。”
……
这下真看不懂了。
乔岚终究是把书册合上,放在一旁。做做样子用的东西,算了,不强求,看懂了也没用。
老太太这般沉下心来学习,日日对着书册钻研,还每日十来次往地里跑,让段家人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段家地里的种子陆续发芽时,柳氏把这事情与段茗青说了说。段茗青一直早出晚归在外做活,没怎么看到老太太学习时认真的模样,柳氏觉得家中的事务应当与丈夫交代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