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怕这杜家再热闹,农忙的庄户人也没往前头凑。
发现自家孩子去凑热闹,不少妇人去了杜家门口揪着孩子的耳朵,让他们回家。
临走前,段家村的妇人瞧了一眼门口。见那门口围着的,多是些不认识的孩子和大人,也不知道杜家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人过来捧场凑热闹?
-
宾客宴得差不多时,杜清源乘机宣布了一件事。
说托自家孙子的福,家里在县里多了一处宅院,以后会搬到县城里去住,至于这老宅,自然是留给家里的老二老三住。
这话一落音,别提杜大郎脸上神色多得意了,只有杜家二郎三郎脸色绿得厉害。
谁让他们没一个懂事的儿子?能考科举给自己挣房子呢?
至于段家村的人,对杜家一部分搬去县城里的住的事情并不关心,可能唯一能让他们触动的,就是段家搬走的事情了。
-
段家人多,东西还算简单。
乔岚回忆起了回家时那三辆马车,装着满车的粮食,怕马儿累得拉不动,自家人只能跟在马车边走着。
如今世道安定下来了,粮价没有那么夸张,可乔岚想带的东西仍旧不少。
原先带回来家的马车厢还在,堆在杂物屋里,乔岚带着家里的几个媳妇,把这车厢拉出来,擦洗了一番,又回了屋内让段茗青去城内再买了个车厢。
马儿不够,家里还有牛呢!
带头牛回京城也是行的。
邻家的妇人看着王氏几人忙活着清洗车厢,还洗了不止一个,便好奇上前问候了句。
“王嫂子,家里是打算出门了吗?”
王氏跟着应了句,“是啊,要出趟远门了。”
妇人好奇继续追问,“这是打算去哪里?竟要用得上这么多的车?”
“要回京城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