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裴家的妇人是会聊天的,扯着各种话题跟乔岚聊了一会儿,又不动声色介绍了自家的情况,屋内的氛围还算轻松。
宁大夫人坐在屋内,时不时与乔岚攀谈几句,跟着说话。这聊了一会儿,忽的捧着茶盏咳嗽了一句,教旁边的裴三夫人忽的眨了下眼睛。
开口问了下段思彤的年纪。
问的即是段思彤,便由王氏开口回答,“我家大姑娘今年十六……”
新年添新岁,除夕一过便要在原来的岁数上加上一岁。寻常人家在外与人攀谈年纪一般说的是虚岁,这虚岁比实际年纪大上一岁。若按虚岁来算,段思彤今年十七有余,放在寻常人家,多是嫁做人妇了,王氏本就担心女儿的大龄,故而答了个十六。
宁夫人竖耳听着,十五岁,刚刚好。
裴三夫人继续发力:“彤姐儿可许了人家?”
这话叫段家的妇人微微动了下眼睛,心思也不在那戏曲上了,跟着听起了谈话。
“也不怕几位夫人笑话,还未曾找到人家呢!我家去年才来京城,这挑选了一年,见了几户,都不怎么满意。”王氏说道。
过去的一年里,王氏给段思彤相看不少的人家,富贵的有,贫寒的也有。
只是不少男子在婚前便有了通房丫鬟,哪怕没有父母亲没安排同房丫鬟,身边的红袖亦是不少。
只凭着这一件事,不用段思彤操心,这人都没见到乔岚都给回绝了。
王氏嫁到段家多年,也知晓了自己婆婆眼里是个容不得沙子的性子,见不得通房丫鬟与小妾。
故而,段家的几个老爷,身边也都干净的。
作为段家媳妇,有这么一个婆婆王氏着实高兴,没有女人想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。
可放在其他的人家,就不这么理想了。
家中有些能耐的人家,怕家中儿郎在女色在耽误仕途,早就给家中孙儿配上了貌美婢女,纵然没有婢女,这青楼楚馆寻欢作乐的亦是不少。
就这么挑来挑去,王氏只挑出了三五个人。
这仅存的三五人见过后都不怎么理想,那寒门子弟虽懂事,可婆婆祖母皆在,一家二十来人都挤在一个院子里,王氏怕女儿嫁过去了吃苦,看都没看。
那剩下的几个富贵的,不是声名在外,人丁单薄,亦或是家规森严性子古板,各有各的好处,也有各的不好。
有乔岚在一旁参谋,王氏看来看去,看不出个满意的,就这么又耽误了一年,人急得快要上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