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家六郎自小在父亲身边长大,只有两位从小伺候到大的小厮,没什么丫环通房,洁身自好得很!
按理说宁家这样的身份是不愁儿媳的,多是其他人家都抢着把闺女嫁到宁家。
然宁家六郎二十来岁还未定亲,在旁人看来,要么是有隐疾,要么就是太过挑剔。
王氏打听的消息还真是宁六郎太挑剔的!
宁家六郎是宁家大房的幼子,宁大夫人育有二子一女,这大儿子早早外放去了,留下一子一女养在身边。
这女儿精挑细选嫁到了裴家,这小儿子就成了个老大难。
挑这家这家不满意,挑那家那家更不满意,虽说婚事上让宁夫人操心了不少,可宁六郎本身是个极其聪慧的,才加冠便中了进士,借了几分祖上的光,在翰林院里当了一个六品的清官。
与同龄儿郎比起来,自然前途不可限量!当然这娶妻也是不愁的!
段思彤父亲去得早,段家虽有男丁可全是白身,整个家都靠着乔岚的爵位支撑,等乔岚百年之后自是什么都没了。
把段思彤嫁到宁家,怎么都算高嫁。
也正是因此王氏想着,要把闺女的嫁妆添厚一些,免得让人轻看了。
王氏把这事与乔岚说了说,乔岚也点了头。
北靖婚嫁的规矩乔岚翻找乔氏的记忆了解了几分,跟她们那里的不一样,婚后不是什么夫妻共同财产,外嫁女带过去的嫁妆只用外嫁女能用,不用添给夫家,若是被夫家抢占了,还能到衙门里去打官司要回来。
可成亲过日子不能分得这么清,哪怕婆家给月银也只是按分利来,不可能一口气给一大笔银子。除非这嫁过去的夫人极受丈夫喜欢,把自己的私账全都交给妻子打理,不然都是要依靠自己嫁妆的。
抛开这些不说,婚前男方也要给一份礼单的。这娶妻的时候,交由女方一定带过去,若回过去的嫁妆比别人少一些,哪怕夫家不介意,可让被人看见了,多少要说几句闲话。
所谓嫁娶门当户对,正是这个理。
也是因为如此,王氏才想着给段思彤多添些嫁妆。
王氏成亲前家中亦给她备了一份嫁妆,王氏打算拿出其中的一半添给女儿,其中还有丈夫在世时攒下的身家,及这些年赚得的钱财,王氏都拿出一半。
这是王氏所能拿出来的所有的,至于剩下的另一半,她要留给膝下的另一个孩子,再给自己留一点儿体己钱。
王氏拿着自己凑出来的礼单给乔岚看时,乔岚才发现,这公中的银子王氏是一点儿也没用。
只有,段茗敬几人都给段思彤添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