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氏忽的鼻头微酸,眼中涌起不少水泽。“娘找到了,便是一件开心的事情,二爷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?”
“只是想着近几日发生的事情,跟做梦一般,若梦醒了,该是个如何景象?”段茗敬感叹道。
“二爷,我们一家人,好好的就行了。”尚氏的语气里不觉染上了哭腔。
段茗敬赶忙,抬手去哄妻子。
另一边,段茗青的房中。
段茗青对着桌前的信,沉默着。
柳氏陪坐在一旁,见桌上的灯芯快要烧到头了,把里面的灯线挑了一些出来,再剪去烧焦的线。
“三娘,我想了许久,还是不打算去西北了。人这一辈子,庸庸碌碌,皆是为名为利!如今这世道,拥有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件好事,我只盼着,一家人能平平安安,长久相守。”
段茗青语气沉重道,他原先是打算挣一番家业的,让妻儿无忧无虑,如今看来怕是愿望落空了。
柳氏听罢面上带笑:“只要跟三郎在一起,妾身不管在哪里都愿意。”
说着,两人就相依偎在一起,瘦长的灯火把两人的背影拉得老长。
另一边,段茗琛的房里早就安静下来。
段茗琛搂着妻子,早早躺在了床上歇息。
兄弟几人这一路千里迢迢,见过了外面的艰难险阻,只一家人过点儿团圆的日子。
毕竟这样的全家团聚的日子,过一天,少一天。
-
没过几日,安龙山周围的庄户都知道前几日来的是老夫人的儿孙,而且都是来帮老夫人种地的。
若是在地里走运遇到老夫人,看着她身边跟着的几个中年男子,都是她的儿子,有时候,还会遇到几个少年郎,那老夫人的孙子。
不过孙子不常来,说还是要在屋子里念书。
庄户人家一辈子盼着的,不过是儿孙孝顺家里有粮,野心大一些的,便是儿孙有书念,能考个秀才。
听说了乔岚家里的事,又在田上见到了这样的场景,一个个当真羡慕极了。但也觉得,像老夫人这样的好人,能有这样的儿孙也是应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