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对于相关部门的这个研究团队来说,想要哪里的材料,直接调用就是了,材料也特事特办,直接开车去运,根本不用等待别人来搞运输。
完全按自由市场的商业模式去操作一个项目,流程、审批、运输等等,都不知道要多久。看看国外那些国家就知道,随便一个项目的进行都是以年来计算,而放在华夏这边的话,顶多也就十天半个月就搞定了。
不过,这也是“星河”人工智能处于刚开始阶段。
周飞宇相信,等资质问题搞定,等越来越多的设备和产品被制造出来,“星河”完全能够实现自产自足、自我复制的终极状态。到那时,“星河”才能发挥出人工智能真正的强大制造能力。
机器的自我复制,完全扫除了人在各个环节的浪费,没有一丁点时间和物料的拖沓,而且二十四小时没日没夜的开工,这制造能力自然被推到逆天级别!
短短十天的时间,相关部门的研究团队不仅把最新一代的机器人设计方桉设计完成了,而且机器人所需的所有物料和制造设备全部到齐,开始进入最后的组装阶段。
滋滋滋……
卡察!卡察!卡察……
随着火花的四溅、各种组装的清脆声响连绵不绝,一具常人大小的银白色机器人骨架逐渐成型。
这个时候,软件部门也适时的送来了最新一代由混沌编程语言打造的ai程序。
第十二天,放在国外一个项目刚刚完成评估立项的时间点,在这个研究部门,一具全新的外表银白色的人形机器人结束了最后的制造工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