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工人据说在家里帮着母亲干过针线活,手上比较细心。
于是在众人的努力下,刚刚制成的玻璃都被切割成了方方正正的小块。
当然,边角料胡长安也没扔。
这些边角料只要稍经加工,就可以制作成小巧的随身镜。
在大明,很多女性都有随身带镜子整理仪容的习惯。
胡长安相信,要是能推出用玻璃制成的随身镜,一定会大卖的!
既然制作窗户要用的玻璃已经制作好了,接下来就是装运了。
虽然玻璃作坊距离胡长安新买下的铺子不算太远,但是路上必然还是要牵涉到运输的。
胡长安可不希望玻璃运到铺子里就变成了一堆碎渣。
于是胡长安便命那些工人们,用之前准备好的稻草,细心的把这些切割好的玻璃包裹好。
古代可没有像现代一样便捷的泡沫塑料,于是胡长安也只能命人把这些玻璃用稻草包好了。
起码这也是聊胜于无。
所有人,皆是在胡长安的指令下,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。
不一会儿,所有的玻璃就都被严严实实的裹在了稻草里面。
稻草外面,还被细心的工人们缠上了好几圈绳子,防止稻草散落。
望着工人们的成果,胡长安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接下来,就是运输了。
胡长安清了清嗓子,朝众人道:“诸位,实在是不好意思了。”
“这玻璃着实易碎,为了防止玻璃破碎,我实在是不敢用马车运输这些玻璃。”
“还请诸位操劳一下,把这些玻璃直接抱去我的铺子吧。”
“反正我的铺子就在秦淮河边上,距离这里也不算太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