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终回平南

作者:赵洞庭颖儿小说笔趣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
但他也知道,这是社会发展必经的历程,破而后立,眼下山河破碎,就是破的过程。

他不是大圣人,但已经来了南宋,又是皇帝,却也想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,让国家能够如后世那样,长久的稳定下去。这也是为什么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因。

在城门口,赵洞庭几人被拦住。大战将至,为防间谍,平南城内已是许出不许进。

赵洞庭现在在南宋军中的威望,无与伦比。

又过数天,刚到平南县外,便可以听到城内军营中震天的呼喊声,是将士们在集训。

百姓稳了,国家便不会乱。

谁有经历天天去平乱?

南宋臣民都知道,这将是场惊天动地的大战。若宋朝胜,元朝在南方地面上将会很难再保持绝对的优势,而宋朝若败,则又得从头再来,甚至连再从头再来的机会都不会有。

历朝历代战争,广南西路西侧靠近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方相对无疑要安稳许多。

百姓们便如同洪水降临之前的蚂蚁似的,对战争总能有种天然的预感。原野之处,偶尔可见成群结队的难民,皆是行色匆匆,和赵洞庭他们迎面向着广南西路的西面赶去。

赵洞庭让乐无偿拿着自己的令牌上前。

赵洞庭微微点头,说了一句场面话,驰马入城。

这个年代,少数民族受到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,甚至族群体制也大相径庭。他们族群意识极重,便是攻占他们的土地,他们也不会屈服,多半是成为乱民,不断地兴起反抗,就如同现在的琼州那样。

到城下,千夫长连忙跪倒在地。双手捧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令牌,满脸恭敬。

而眼下,不论是宋朝还是元朝,都并未完全称霸,自然更不会去招惹那些少数民族。

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少数民族还是很老实的,除非没饭吃,要不然不会造反。

守城的士卒接过刻有虎头,篆字“天下兵马大元帅”的令牌,愣在当场。小卒递给百夫长,百夫长握着令牌又匆匆跑上城头,递给守城的将领。然后千夫长级别的将领看向城下,见到坐在马上的赵洞庭,慌忙跑下城头。

因为,没多少帝王愿意去招惹少数民族。便是已经得到天下的帝王也是如此。

赵洞庭看着这些神色凄凄的难民,心里自然不是滋味。远到异地他乡,他们不可能过得很好。

城门内已经看不到多少百姓的身影,来来往往都是身穿甲胄的将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