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不愿意直接从提刑司提拔大臣任提刑令,却也有其余方面的考虑。
以前提刑司的官员本就是同个派系,他需要新的力量注入进去,打破那潭死水。
王文富身居高位,也是明白得很,皇上绝对不乐意看到有任何人和家族掌握太大权势。
又过数日。
监察、提刑两员的副令人选,也从陆秀夫等人手中呈到赵洞庭书案上。
陆秀夫等人都是拱手,然后告退离去。
即便现在听到赵洞庭这么说,他心中还是担忧。因为,世事难料。
这不是代表着他们有朝纲独断的野心么?
陆秀夫、张世杰、陈文龙人对此显然已经经过商议。
王文富却又道:“可文大人已在朝中担任军机令,老臣和他……”
难道让赵洞庭不再设立提刑令?
原来王文富是担心他和文天祥风头太盛了。或许,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。
而赵洞庭见他不说话,已是道:“好了,这件事便这么定了,王大人改任提刑令。等朝臣都做出决断以后,朕再同时进行颁布。至于监察院和提刑院各两位副令的任命,今夜夜色已深,便不再做讨论,诸位大人回去好生思量,有合适人选再告知朕。”
赵洞庭忧心忡忡,却也束手无策。
赵洞庭呵呵笑出声来,“王大人多虑了,朕岂能不相信军机令和你的为人?”
他们对此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想法,木已成舟,他们还能说什么?
立国之初,会出现顶尖豪门望族,这是难以避免的过程,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。只得等到国家大势已定之后,不断从民间吸引贤才,或许这种局面才能改变,他嘴里喃喃,“希望你们都能够坚守住本心吧……”
赵洞庭经过深思熟虑后,心中认可陆秀夫等人的举荐。如副监察令、副提刑令这等要职,根本不可能随便从民间选拔贤才担任,只可能从朝中擢升。官道,是忌讳一步登天的,因为能力绝对跟不上。
监察院副监察令之职,提举了原兵部尚书孙石川,以及原江东提刑、江西招谕使谢枋得。
“是。”
不论是皇上,还是身居高位者,都绝不愿意看到下面的人铁板一块。拉帮结派可以,但若是某个部门只有一个派系,那那个派系就将很难监管了。